在央媒点名,官方出手下,被投资客围剿的深圳小产权房终于哑火,相关经营门店陆续被查封,房源连夜下架,从事中介不得不暂停业务,有人突然失联,拒退房款,也有中介开始转战隔壁的东莞小产权房市场。
在深圳,小产权房最早发展于宝安区沙井镇,据悉,已占到沙井建筑的一半以上,选择丰富、价格优势,以及部分拆迁概念加持,在中介的推波助澜下,此类房源一度吸引大把热钱涌进。
其中,有投机取巧的投资客,也不乏被高价商品房劝退的刚需客,虽法规明令禁止交易,但小产权房市场仍表现极大韧性。
━━━━
央媒点名,相关围剿行动开始
过去一年,深圳楼市调控不断收紧,监管多层面加码,商品房购入门槛拔高,交易量也明显下跌,部分无处可去的热钱便开始流向小产权房这类不占购房名额的产品上。
与交易量同步上升的自然还有价格,据媒体报道,从去年年底开始,深圳小产权房便开启了一轮暴涨,热点板块有的在数月之内便可达到50%涨幅,其他的按面积不同,近半年一套也能涨个二三十万元,部分加持回迁概念的,涨幅更惊人。
正如深圳市房地产中介协会发展研究部部长华洪所说,这次资本选择投机深圳小产权房也从侧面说明2.8新政对于精准打击楼市投机行为的有效性。
但对于投机小产权房的人而言,由于小产权房本身的违法建筑属性,必然导致这场投机盛宴最后鸡飞蛋打。华洪继续补充道。
很快,过热的小产权房市场便引起了监管部门及媒体的关注。
继央视财经报道后,相关监管部门也迅速介入,紧接着便是专门从事小产权房交易的中介门店陆续关门、停业,全市范围内中介停止发布小产权房广告信息,并同步取消原有看房预约活动等。
5月8日,深圳市龙华区住建局发布《关于禁止代理销售小产权房的通知》,再次表示将严厉打击非法销售、买卖小产权房行为。而据财联社12日消息称,深圳市全市范围内都已做这个要求。
严查风之下,这个本就处于地下的交易市场一度被推至风口浪尖上。
━━━━
中介失联,上家拒绝退款
全面围剿之下,违规建筑何去何从?相关联人员又将如何应对?
可见的是,相关的系列纠纷已慢慢曝光于市场中,据家在深圳论坛网友爆料,央视曝光后,其朋友联系的中介突然失联,据该网友表示,朋友已经为购买小产权房支付百万元房款,手上有购房协议、律师见证和水电过户等文件。联系不上中介后,转而联系上家希望退款,不料上家表示自己也不是原业主,不能退款,之后拒接电话。
而相关现象并非个例。
一直以来,卖家反悔、无法过户、一房多卖、不配合签约、交易信息不透明、时间周期长等潜在风险都始终伴随整个交易期间,由于小产权房本身不受法律保护,一旦出现问题,处理起来也相对麻烦。
如今,随着深圳小产权房的被全面围堵,更多纠纷或还将上演。
此外,据了解,在政府严查,禁止过户的当下,深圳市在售小产权房皆已暂停交易,大部分转为出租。而不少市场声音同样表示,转为租赁住房或是未来存量庞大的小产权房出路所在。
据乐有家研究中心数据,在深圳房产人群分布中,其中小产权房、单位自建房或无房约1850万人,约占全市84%,具有可观的租赁需求。
━━━━
遍地开花的东莞小产权房,成中介转场站点
在深圳的严厉监管与重拳打击下,除了部分中介偃旗息鼓外,也有一些韧性较强的迅速应对,开始转移战场。
其中与深圳相邻,同样小产权房盛行的东莞成为部分中介的转场站点,尤其长安、凤岗等既临深,范围内商品房单价又较高的镇街,更是成为专门从事小产权房交易的深圳中介一大转移区。
以小产权房泛滥的长安镇为例,作为东莞市经济领头羊,长安镇由于城市发展较早,一直以来便兴建了众多小产权项目,无统一规划的搭建除了影响城市面貌外,同样也一定程度上导致如今城镇剩余可开发利用用地较紧张,相应而来的是正常商品住房市场供应的极度短缺。
供需矛盾加上镇街雄厚的经济实力与购买能力,区域一二手房项目均位于房价高点。
在东莞市住建局公布的过去4月份网签数据中,长安镇新房网签均价40706元/㎡,位居全市第一,虽楼市发展早,但二手房网签均价同样也去到2.33万元/㎡。
相比之下,区域内小产权房的单价却仅在1万元/㎡以内,价格优势明显。从相关中介的推售来看,其中不乏为坐拥地铁口、傍身核心商圈等优质区位项目。
除了无产权证外,不少小产权房无论是建筑外观、小区设计,还是室内户型,与商品房几乎没有差别。
以距离长安万达直线距离不到500米的小产权房畔山花园为例,该项目由5栋洋房组成,两梯五户,户型面积为93㎡-138㎡,单价在9500元/㎡,据相关中介介绍,可首付5成,剩余房款分3-5年付清。
位置没有那么好的,单价4千多元/㎡的也有很多。范围内一从事小产权买卖的中介说道。
但不同于深圳小产权房的可积分入学、可获拆迁补偿,东莞小产权房最大的优势或许仅体现在价格上。
深圳的小产权房又被称为历史遗留违法建筑,目前仅有存量,不能新建。根据当前深圳的入学政策,居住小产权房同样可以获得上学住房积分。以福田区为例,小产权房便可计入70分。
此外,未来如遇拆迁,小产权房业主同样也能分获相应拆迁补偿,加上不占购房名额等优势,助推深圳小产权房走向高热度。
转战东莞,是出路,但效益肯定不及深圳。面对不少深圳同行撤离至东莞,长安该中介表示道。
当中房君问及什么人会购买时,该位中介回复道,主要为自住的多,大部分为无力承担商品房价格的买家。从阳光问政平台来看,被高房价劝退看向东莞小产权房的确实不在少数,相关风险也成为购房者的主要担忧点。
据某知情人士表示,部分小产权在早期建设与出售过程中,同样不敢明目张胆。如果是本地人提供地皮,外地投资方出资建楼的,那本地人与外地老板之前可能就会互相签订保密协议,屋主以个人名义报建,可以说是建来出租之类的,最后的买家与卖家之间也要签订保密协议,对外表示为长租,而非购买。
毕竟放眼全国范围,小产权房都还是属于禁止交易的房地产。
东莞市住建局也同样一遍一遍的回复着:小产权房并不适用法律法规对商品房的相关规定,一旦发生纠纷,小产权房购买人的相关权益将较难得到保障,建议不要购买。
此外随着小产权房的停摆,有红本的回迁房推售也成了不少相关中介人员的发力点。
更多东莞楼市新闻
添加中房君,进群讨论
▼▼
责任编辑:江小亭 审读:戴士潮
中国房地产报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以及任何形式使用
如需转载,请后台回复转载了解规则
网友评论